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规划计划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4-03 09:32 来源:本网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聚焦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以“走在前列”的战略指引统领工作,努力为广州发挥新时期“领头羊、排头兵、火车头”作用贡献退役军人工作力量,较好完成了任务。局党组主要在“谋、融、拓、夯、创、抓、建”七个字上下苦功、求实效:

  一、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谋”好开篇布局,找准高质量发展方向。一开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意志,围绕“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充分做好谋篇布局工作。层层动员,统一思想。局党组分领导班子、处室单位和区局三个层次开展研讨。利用2天时间,召开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培训会,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深入一线,寻诊求方。局主要领导率队,深入全市11个区22个街道(社区)服务站、走访12个驻穗部队,面对面察实情、听建议,研究推出“1+1+N”退役军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1个整体方案、1个任务清单、N个子系统措施)。精心部署,强力推进。组织召开市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会和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长工作会议,谋划部署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工作落实。

  (二)“融”合体系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内力。行政机构主导、服务体系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三驾马车”的高效运转,是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难在“融”、贵在“实”。搞好顶层设计。深入调研各基层站点工作运行、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情况,研究制定“三大体系”融合发展工作总体方案、业务系统量化管理系统等文件。集中力量攻坚。由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从全局抽调骨干集体办公,实行专班实体运作、任务整体推进、难点逐个破解。强化督导结合。采取实地走访、视频调度、暗访巡查等方式,派出工作人员3000多人次,对近1600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军休机构进行检查指导和挂钩帮带,有力推动体系融合、服务增效。

  (三)“拓”宽新路新局,深挖高质量发展潜能。秉承广东、广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优良传统,加强“走出去”“请进来”合作交流,创新完善机制措施,寻求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走南访北学经验。分批分层赴西安、杭州、内蒙古等近20个省市开展调研,积极对接厦门、银川等近40个地市交流,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军休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做法。东联西援谋共赢。与西藏波密、新疆疏附、福建龙岩三个县市签订援助和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互助共赢机制模式,“一区一镇街”“三地资源共享”等做法初见成效,受到部省肯定。挖潜引源促发展。制定完善各类措施办法11个,扩充“优待证”含金量,完善优抚目录清单,积极争取广药集团、市建筑集团等社会力量,做强做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

  (四)“夯”实基层基础,打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实施新一轮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印发《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持续推进“强镇带村”工程,总结推广“永和担当”等成功经验,提档升级东山街道等百强服务站,以点串线、连线成面、辐射全市,实现2976个服务中心(站)整体跃升。细化完善服务清单。对全市14个市区级中心、176个镇街和2786个村(社区)服务站,区分城区和乡镇细化服务清单,定期通报制度上墙、业务开展等情况,确保“阵地不能丢”“工作有人做”“事情能办好”。提升服务保障效能。严格落实“凡进必训”“下跨一级”“全员覆盖”要求,组织各类业务培训1.6万人次。强化信息化赋能,着力打通省、市、街道三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累计走访慰问46万余人次、常态化联系28万余人次,帮扶解困1.6万人次。慰问全市百岁老兵活动被中央、部、省等媒体报道。

  (五)“创”出双拥新高,实现高质量创建目标。今年是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评比之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是市党代会布置的重点任务,也是市委市政府既定目标。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七高”标准(政治上高站位、宣传上高规格、协同上高统一、执行上高刚性、质量上高标准、品牌上高品质、成效上高认同),创新“1+1+7”工作模式(1套创建方案、1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7个专项工作小组),细化145项考评细则,召开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40次全体会议暨市双拥模范城创建推进会、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座谈会暨全市双拥办主任会议,组织市委市政府、广州警备区等军地领导对各区开展双拥创建考评调研,高站位部署、高水平推动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高质量迎接国家、省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调研,广州扣分项和扣分数全省最少,相关工作得到国家和省领导高度评价。倾力支持备战。按照“五个一流”思路(一流的保障机制、一流的保障设施、一流的保障水平、一流的保障队伍、一流的保障模式),创建新时代全国一流军供保障机构,推动南沙军供保障点建设,构建“一体两翼多点”保障体系,实现军供保障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延伸海上。紧贴实战参加拥军支前演练,在全国首次实质融入战区联合指挥链,形成“1+1+1+1+N”(1个军地联合指挥机构、1套指挥流程、1套行动方案、1套示范录像片、N支队伍)系列成果,受到南部战区、省军区表扬。强化创新驱动。擦亮“三园”(海珠晓港双拥主题公园、南沙双拥主题公园、花都双拥主题公园)、“两岛”(沙面双拥示范岛、黄埔长洲双拥岛)、“三社区”(达道南社区双拥苑、环宇社区“1+1+1+N”服务品牌、蓝天花园幸福社区)等双拥工作品牌。我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城市代表,全国首批32个城市代表之一,被全国双拥办、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军民情——走进双拥模范城》专门拍摄展播。城连共建“1234”工作法在《全国双拥工作简报》刊发。

  (六)“抓”紧主责主业,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聚焦重点业务板块,推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圆满完成接收安置任务。坚持“阳光安置”办法,积极推动地方干部人事制度与转业军官移交安置制度衔接,优化军休干部接收工作流程,严密组织“三方”见面会,高标准完成347名转业军官、179名军休干部、169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及退出消防员、8名复员干部、4名逐月领取退役金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部省领导给予高度肯定和表扬。持续提升军休服务水平。推进军休机构“三个一”(一批专家、一批品牌、一批典型)提质工程,推行“六链”工作法(党建“标准链”、安置“放心链”、待遇“荣誉链”、养老“幸福链”、活动“开心链”、措施“稳定链”),投资改造军休大厦及其附属设施,成立军休老年大学,形成广州“红棉星服务”军休品牌,《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刊发介绍经验,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军休司肯定。纵深推进就业创业扶持。开展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专项试点,举办“戎归羊城”退役军人招聘活动,提供9100个就业岗位,助力就业486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举办两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订单班”培训,131人参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100%推荐就业。修订出台广州市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办法和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若干措施,开展广州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建,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参加第三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6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参赛数量、获奖数量均为全省第一。6家军创企业参加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交会,为全省最多。用心用情做好优抚褒扬。持续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全年三次启动优抚对象价格临时补贴,发放467.8万元,2.6万余人受益。推动优抚对象享受水、电、天然气等9项消费性减免和补贴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优抚对象生活质量。制发优待证23.5万张,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购门票游览全市95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挂号、缴费、取药优先窗口提供优先服务,与广州白云山医院、省第一荣军医院等共建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与广州冠力加油站签署“冠力赋能·关爱老兵”合作协议。组织213名烈士亲属赴广西边防10地烈士陵园开展祭扫烈士活动,隆重举行“9·30”省市公祭烈士活动,承办全省烈士光荣证颁分仪式。广泛弘扬英烈精神,开展“崇尚·传承”主题活动,红色九月、青少年暑期研学等系列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我市5名选手进入全省英烈大赛十强,1名选手进入全国红色讲解员大赛决赛圈比赛。排演《信仰之光》舞台剧送学校、送军营6场次,讲好英烈故事。组织500名优抚对象和140名军休功臣模范和战斗英雄开展荣誉疗养活动,推动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七)“建”强内功内力,练就高质量发展本领。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设计23个调研课题开展研究,取得较好成果;注重培养发挥各级党组织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抓好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和能力素质提升,持续强化任人唯贤、事业为上的用人导向。加强新闻宣传,今年信息上稿得分排名全省第一。坚决落实市委巡察政治要求,针对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梳理分解整改任务40项,整改措施171条,形成问题整改台账,一批“新”“老”问题得到一体解决。打牢信访稳定基础,扎实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行动,突出风险研判、联调联处、积案化解、预警处置、关爱帮扶等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四人工作小组”“三到位”“三协”等工作机制,把矛盾诉求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运转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间主动对接、军地间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还需加强,督查评价体系不够成熟完善。二是基层工作力量不足,部分服务站存在人员到位率不高、专职专岗少等现象。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退役军人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奋力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贡献退役军人工作力量。

  (二)着力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系列评选表彰和优秀典型学习宣传等活动,带动广大退役军人见贤思齐,为社会风尚注入榜样力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让退役军人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深化打造“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引导保障退役军人再立新功。

  (三)高标准完成“六大任务”。深入推行“阳光安置”,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举办跨区域退役军人就业招聘活动,助力体面就业、稳定就业、优质就业,加强创业规划指导,培育打造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提高军休安置服务水平,健全军休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双拥工作,全力支持部队备战打仗,提升拥军支前能力,聚焦“三前”、巩固“三后”,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拓展丰富优待抚恤内容,大力推动烈士纪念设施修缮改造。

  (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完善制度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肃认真开展省委巡视整改,巩固深化市委巡察整改成果,确保巡视巡察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