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通报表扬2022年度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站长)”,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环宇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雷群燕榜上有名,我省仅有4人获此殊荣,这也是广州市连续三年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上榜。
作为军嫂,丈夫服役23年间,她兢兢业业工作,悉心照料双腿瘫痪的公公、抚育儿子、独自挑起家庭重担,让丈夫能安心保家卫国、建功立业——8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多次嘉奖。
身为社区工作者,17年风来雨去,她始终把居民“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急难愁盼”扛在肩上。在服务站建站四年以来,她针对辖区“驻军单位多、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庭多、无军籍人员多、优抚对象多”等特点,创新“1+1+1+N”(搭建一系列交流服务平台、一系列工作制度机制、一系列政治文化建设、N支志愿者服务队)工作模式,帮助退役军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超300个,服务站获评“全国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荣誉奖项。
群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自从雷主任来了我们社区后,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军政军民关系和邻里感情越来越融洽。”街坊陈阿姨谈起雷群燕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频频称赞。
上任服务站站长的第一天,雷群燕便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同时也开启了“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她快速掌握了环宇社区“五多”的特点,面对辖区跨线范围大、周边环境脏乱差,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现状,迎难而上、主动出击。
在公建配套紧缺、被业主方多次拒绝的情况下,雷群燕“磨破了嘴”调剂出100平方米的公建配套,打造成综合性的“退役军人服务之家”。她“跑断了腿”协调多个部门,将面积近千平方、闲置近20年的游泳池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让辖区退役军人、党员群众等有学习教育、共建活动好去处,在广场举办党建宣传、文艺表演、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社区党建和文明实践相结合。她“听遍了话”,发挥“两个平台”和社区驻点联系队伍的作用,多次召开现场会,广泛征集意见,改造一条曾无路灯且路况复杂的道路,成功安装路灯20盏,覆盖路面约5000平方米。
“无论做什么,不要总是‘我觉得’,而是要‘居民觉得、群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谈及如何为民服务,雷群燕笑着说道。
谢谢你,燕子姐姐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过去三年的疫情,广州退役军人工作者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冲锋在战“疫”第一线,为市民群众生命安全筑牢坚强防线。他们不畏烈日不惧风雨,从布置核酸检测场地、准备物资,到培训志愿者、对接医护人员、“洗楼”入户上门核查、防控卡口值守,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而这也是雷群燕的防疫日常。
在环宇社区,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跨国“姐弟”的故事。因为当时14天的隔离要求,雷群燕与非洲籍商人伊某频繁交流,逐渐熟悉起来。伊某因为长智齿,牙痛了很久,雷群燕不仅主动买来消炎药送上门,还在上门探望时带上白粥,“清淡不上火,有助于牙齿恢复”。一来二去,两人也换了称呼,变成了“燕姐”和“小伊”,俨然一对姐弟。在雷群燕的感召下,伊某带动4名外国籍人士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辖区34名外籍人士做翻译、贴海报、测体温等。
军民共建幸福美丽社区
雷群燕为2069户退役军人家庭分别建立档案,按照“一人一册、一人一策”开展个性化服务;此外,她还为辖区内1627名下沉党员精准编入网格、楼栋,建成网格党支部12个、网格党小组32个、党员责任片区37个……“小网格”融入“微服务”,形成“强作用”,进一步畅通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将治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环宇社区的工作很到位啊。”社区里的黄伯两口子逢人就夸。原来,80多岁的退役军人黄伯身患多种慢性病,雷群燕通过常态化上门走访慰问活动,得知他的爱人也是一名老党员,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黄伯老伴的党员关系还在原街道所在地,每次还得返回去交纳党费,很不方便。雷群燕将这样的小事记在心上,也马上跟黄伯老伴的所在街道沟通联系,最终帮其将组织关系转过来了。
雷群燕身体力行,把退役军人的每件小事都记挂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当微光吸引微光,老兵们也渐渐将社区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家事。
现年86岁的老兵谭义群主动找到她,表示可以用诗歌、书法、美术、摄影等充满力量的作品开展文化抗疫,“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为社区多做点事”;师职退休的张子平积极为红色文化建设出谋划策,长期义务为居民上“思政课”;80岁的赵如春经常协助辖区干休所、居委会等单位完成相关活动。
[雷群燕(左一)参加“您的心愿我认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