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军礼,告别戎装岁月;一声召唤,踏上驰援征程。她从军20余年,始终用自己的专业,服务更多的军人和退役军人。她说生活其实是美好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好好享受;她说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她是王允个,军队培养的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解放军第421医院医学心理科医生。2019年7月,因受之前在训练中落下的腰伤困扰,她递交了自主择业报告,选择了退役。
王允个
她在民营医疗集团的一家分院任副院长,负责心理工作;在尝试创业的同时,积极组建心理健康队为退役军人服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第一时间请愿参与抗疫。她说,脱下军装是老兵,穿上防护服是战士。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抗疫一线,她用信心和力量安抚患者和群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尽自己的能力发挥着自己最大的力量。
抗疫
2月13日,王允个所在的公司总部发布紧急动员令,征召援鄂医务工作者。看到召集令,王允个第一时间主动报名。经过筛选和培训,她作为领队带着其余4名队员奔赴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隔离点。
出发前,王允个还通过自己创办的“众心”心理服务公众号,组织军地心理专家组成心理援助后备队,为在前线的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等提供心理服务。
在抗疫前线,作为医疗队长,王允个与1名临床医生和3名护士,为隔离人员提供全天候照护。为了减少感染和节省防护服的穿戴时间,王允个等女队员们都把长发剪短,虽然会有不舍,但她们已经顾不上私人的情感,她说,轻装是为了更好的战斗。
王允个在武汉市武昌区抗疫
抗疫期间,除了基本的医疗看护外,王允个他们还要做垃圾清理、送餐等日常生活管理,工作量相当繁重。此外,有一些本身有其他病症等的病人,还要定期送他们去做相关的治疗。
在隔离点有一个老大爷,得知自己的老伴儿、儿子和儿媳都相继确诊,但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有信心,就跟王允个协商,想把孙子接过来带在身边照看。原本已经要答应他,没想到他第二天就被确诊。
面对这样的结果,让王允个心里特别难受。“很多人觉得医生经常面对这些情况会冷静,实际上不是。只不过医生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以一个职业的状态面对病人。”最后只能遗憾通知这个大爷,无法帮他把孙子接到身边。
“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王允个这样强调。殊不知,在抗疫前线中,她却数次默默落泪,为服务的病人感伤,也为医护人员的坚守、武汉人民的坚强而感动。
在一线抗疫33天,在她的带领下,该隔离点医护人员零感染、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在高强度工作之余,她还尽己所能力争为武汉人民多做点事情,挤出时间为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开展连续3天的线上系列公益心理讲座等。援鄂结束后,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给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了感谢信,赞扬她的举动。
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去武汉参加抗疫。她答,退役军人依然是战士,战士的使命就是冲锋。
从军
当兵20余年,讲起从军的岁月,王允个更多的是怀念和感恩。怀念的是集体生活的快乐和来自群体的鼓励和支持,感恩的是部队的锤炼和锻造。
1995年,王允个在父亲的建议下从军。当兵虽然是个艰苦的过程,但也锻炼了王允个独立面临挑战的能力。“部队提供了一个塑造我人格的宝贵阵地。让我坚毅、更富有执行力。”王允个说。
军校毕业后,她作为带兵的排长,参加了总参谋部组织的心理行为训练,成为军队首批心理行为受训人员,被誉为“我军心理行为训练女兵第一人”。这使她对心理学萌生浓厚的兴趣,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
在一步步刻苦努力下,她成长为部队心理医生。“对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部队来说,官兵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就这样,王允个不断学习,不断深造,成为全军心理专家。
服役期间,她多次参加广州亚运安保、汶川抗震救灾、中俄军事比武、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的心理服务保障工作,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王允个给新兵心理辅导
退役
由于专业突出,她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多次受到高薪邀请。但王允个希望能看看更丰富的世界,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此,她选择了自主择业,也尝试组建团队创业。
她接诊时常遇到一些迷茫、痛苦的年轻人,曾有一个女孩对她说:“我很痛苦,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好。”王允个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最终把病患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她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对心理知识的宣讲、对心理疾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王允个说,“生活是很美好的,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更多地造福社会和大众。”
即使脱下了军装,她也依旧把部队官兵的需求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退役后,王允个组建了“众心”心理健康管理服务队。无论她工作多繁重,只要部队有服务需求,她总是不计报酬,一口答应,她坚持义务为一些偏远地区的军属进行心理服务。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王允个说,“若有战,召必回!只要国家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就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