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退役军人风采录 > 发现"最美"
王念江:用爱国主义教育 续写国旗下的誓言
发布时间:2024-08-09 12:03 来源:新快报、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图片1.png

王念江(左三)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图片2.png

图片3.png

王念江曾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一员。

  国旗护卫队退役队员王念江:

  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王念江以此为信仰,知行合一。他曾是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班长,军营岁月铸就了他的铁骨铮铮、忠诚之魂,退役后仍不改初心,投身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用实际行动续写国旗下的誓言,传递不息的爱国情怀。

  闯“三道关”

  青年壮志守护国旗

  1995年10月,刚满18岁的王念江满怀壮志、意气风发,向往参军入伍。当时正值河南新乡招兵,王念江报名参加。作为在校体育生,他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通过体检,向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迈出了第一步。

  初到北京,王念江进入天安门警卫支队新兵连参加训练。“大兴训练基地很偏僻,北方冬天风沙大,操场上更是风沙扑面。”历经三月苦训,通过层层选拔,王念江成为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当时入选的新兵有40人,组成一个新兵排,要进行6个月的强化训练。

  训练中,“三道关”尤为关键:站功、走功、持枪功,每一项都是对身心的极限考验。尤其是站功,最为基础,要求眼神坚定、表情庄严、身形挺立,每一刻都展现军人威严与国家尊严,让百姓感受到军人绝对的安全感。

  “祖国第一哨”之名,就源于这国旗下的坚守。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哨兵如钉,纹丝不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都要始终保持不可动摇的威武形象。“头顶水瓶练平衡,领口别针修正姿态,甚至以昆虫试定力,每天8点到12点,我们连续4个小时保持纹丝不动。”王念江说。

  练好了站功,下一步是修炼持枪功。要让枪变成肢体的一部分,实现人枪合一,枪似臂膀延伸,无论静止或行进,操枪都要潇洒自如、行云流水。尤其是在升降旗仪式中,数十人行列,横排、竖排、斜排都成一条直线,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定枪才能做到。

  “训练时,我们在枪托下悬吊砖头,肩扛沙袋增强臂力,一个方队要操枪一个声音,行进一条直线,每一步威武雄壮、铿锵有力。”王念江说,中国升旗仪式在全球仪仗队中独树一帜,以无与伦比的仪式感和最高标准,彰显着国家尊严与荣耀。

  “从天安门城楼到金水桥下来后,路上有4条黑色的印记,都是升旗方队用脚踏出来的。”为了练就过硬的走功,护卫队员们需要每天在腿上绑上3.5公斤的沙袋定腿,一定就是一两个小时。

  但是,走功最难练的是冬天,北方严寒,下雪路面结冰,而金水桥的石板路因弧形设计,穿牛皮靴踩上去,更是走不平稳。于是老兵带新兵,护卫队员们在深夜12点到凌晨2点最冷的时间里反复实地演练,确保在任何恶劣天气下都能稳健前行、步履如常。

  初心如磐

  宣讲国旗知识20载

  成为一名国旗护卫队队员,王念江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护卫国旗,重于生命”思想教育课。“从入队开始,我的生命将和国旗紧紧融合在一起。离开部队后,我的人生也与国旗有着分不开的不解之缘。”

  在护卫队的日子里,王念江经历了无数次的升旗仪式。他回忆起一次升旗仪式中,突降暴雨,但在他们走出金水桥的那一刻,等候的观众纷纷收起伞,一同唱起国歌,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行注目礼。这种“双向奔赴”的感觉让他深深感受到,国旗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骄傲和人民团结的力量源泉。

  退役后,王念江将这份守护国旗的神圣使命感,化作了行动的力量。他和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同为热爱奔走,宣讲国旗知识、传播爱国情怀,开始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到达广州的当晚,他在出租屋搭建的简陋桌子上写下了第一篇8000多字的宣讲稿——《升好祖国第一旗,凝聚亿万爱国心》,拿着手上买的广州地图,反复研究。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广州中小学的名字。面对着讲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善言辞的他,用一晚的时间熟练讲稿,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天清晨,他和战友一同来到广州市第二中学的门前说明来意,同为军人出身的校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宣讲课上,王念江两个多小时的宣讲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了20多次。师生们从饱含深情的演讲中,领悟到国旗的内涵,感受到民族的尊严和凝聚力。

  之后的日子里,王念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广州各区中小学的校园里。从二中开始,到广州市六十五中、七中、沙东中学,王念江在两个多月内走进70多所学校。20年来他先后作为50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给约216万人次的学生宣讲国旗知识、普及国旗法。

  除了在广州本地开展活动,王念江还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珠三角和省外城市。他带领团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公益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宣讲中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2000年11月份至今,王念江在1800多所中小学校累计开展“向国旗敬礼”爱国主义教育等公益活动5000余场次,影响超10万名青少年。

  少年军校

  让国防教育常态化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王念江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关注和参与。因此,他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力求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2004年,王念江在团海珠区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广州市海珠区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中心。

  在宣讲以外,王念江希望打造一个公益性的少年军校平台。2019年,王念江创建了“护旗兵少年军校”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军事化管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普及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军人的生活和训练,学会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感受军人的担当与奉献。”王念江说。

  展望未来,王念江表示传播爱国主义理念与国旗知识的工作将一直进行下去,在三到五年时间内,实现少年军校模式覆盖广州三分之二学校。

  作为退役军人,王念江深感责任重大,“我希望将常态化的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防后备力量,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我坚持做这件事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