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都区新华街老城区,18所中小学如珍珠般散落在平均宽度不足8米的街巷间。面对上下学高峰时段密集的机动车流量与3万余名学生的通行需求,交通安全治理长期面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困境。新华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与学校、交通、社区等部门协同配合,创新启动“军盾护校行动”,以退役军人为主体构建筑起校园安全屏障。
新华第三小学门前每逢放学时段便亮起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身着迷彩服、佩戴红袖章的新华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员,以专业素养构筑起校园安全防护网。每天16时,红棉老兵们提前半小时到岗,在学校周边核心管控区域展开立体布防。面对日均2000余人次的放学高峰,他们采用“三点定位”工作法:斑马线两端设置安全引导岗,校门通道安排秩序维护岗,外围道路部署机动巡逻岗。针对家长接送车辆,实施“即停即走”分流机制,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40%。
(红棉老兵在学校周边筑起安全防护网)
“请家长佩戴好头盔”“同学请沿黄线排队”——标准化指挥手势配合温馨提示语,志愿者们日均疏导非机动车200余辆,纠正安全隐患行为20余起。团队还引入“老兵带小兵”互动模式,通过交通安全情景模拟教学,已培养30名“红领巾安全监督员”。这支由新华街退役军人组建的特别队伍,将军事化管理经验转化为护校行动力,有效破解了新华老城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难题。数据显示,护校行动开展以来,校门前交通事故零发生,家长平均等候时间缩短8分钟。新华街第三小学德育主任表示:“这些老兵不仅守护安全,更用行动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社会课。学生经过时向志愿者鞠个躬、敬个礼,正是对志愿服务的最佳礼赞。”
(新华街第三小学教师代表 送锦旗答谢新华红棉老兵)
据悉,该模式正逐步推广至新华街辖区18所中小学,未来计划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参与,打造“家校社”联动的常态化护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