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局动态
榜样的力量|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曾玮珩:守“底线”追“高线”做优做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24-11-26 14:53 来源:本网

  曾玮珩,现任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她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建强用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强化思政引领,创新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受到服务对象一致好评,因成绩突出,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优秀主任(站长)”,登峰街退役军人服务站2020年荣获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广东省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称号。

  细耕“责任田”,建强服务保障“主阵地”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登峰街现有退役军人2200余人,下辖12个社区均建有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她指导社区服务站建立了退役军人工作系列制度,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形成了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中心,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联络点的全覆盖服务保障网络,其中,金麓、淘金北、清水塘、云泉等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

  她还在细化管理服务、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深化军民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定期开展街道、社区两级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业务交流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政策业务“如数家珍”,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登峰街退役军人工作从“五有”朝着“五好”目标大步迈进。

图片29.png

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建强“家门口红色学堂”

  练好“基本功”,当好退役军人“贴心人”

  退役军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曾玮珩凭着拼劲和韧劲,吃透政策,创新落实。通过完善台账管理,建立了信息采集、光荣牌悬挂、“一人一档”服务情况表等基础工作档案,按不同情况有序分类整理归档。她还充分发挥小档案大作用,实现档案动态管理。发现有困难、有诉求的退役军人,按照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开展回访到位的工作要求,成功化解矛盾200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她联合街道劳动部门,积极与辖内大机团单位对接,收集辖内企业用工招工信息,并通过退役军人微信联络群及时向退役军人推送招聘信息,引导退役军人参与“家门口”的小型招聘会。

  善用信息化赋能。曾玮珩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形式,创建了登峰街“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的服务品牌,建立各社区退役军人联络群,及时转发上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官方微信的政策信息,配合线下电话、上门、座谈会等方式,确保走访联系全覆盖。结合春节、“八一”、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整合社会慈善资源,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想方设法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

图片30.png

曾玮珩站长(右一)上门走访慰问老兵

  把准“方向盘”,释放红棉老兵“大能量”

  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生命线”。曾玮珩带领工作人员广泛发动退役军人参与街道学习教育。通过开展红色观影会、交流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结合定期走访、信息采集、推行服务帮代办等形式,全面掌握辖区退役军人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联合社区党组织定期给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不断强化退役军人思政引领。其中,街道在册伤残军人沈月鹏先后被评为“最美红棉老兵”和“广州好人”称号,为辖区广大退役军人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引领表率的作用。

  推动志愿精神与军人品格深度融合。曾玮珩积极发挥退役军人自身优势,融合资源、特色赋能、常态推进,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从“橄榄绿”到“志愿红”,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力军作用。目前,登峰街道已成立1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志愿队及7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志愿队,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清水塘社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荣获广州市权益维护中心颁发的“最活跃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

图片31.png

“畔望”志愿服务队队员在东濠涌劝导游客禁止捞鱼

  值得一提的是,曾玮珩创新性地打造“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品牌。为保护家门口来之不易的优美环境、号召周边市民共同参与绿美广州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4月初,在曾玮珩组织下,成立登峰街下塘社区“畔望”志愿服务队,参与日常东濠巡察工作,引导东濠涌景区内市民游客安全文明游玩,劝导和教育市民勿开展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为绿美广州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退役军人工作政策性强,服务对象类别多,需求多元,如何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服务,仍需继续摸索思考和努力。”曾玮珩如是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表示将继续紧跟上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加强学习,努力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