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岗老兵为来访退役军人提供接待咨询服务。
战斗英雄麦贤得向青年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永和模式”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打造“老兵之家”。
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作风纪律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有可为。近年来,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以思想政治为引领,激发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径,积极引导退役军人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政策宣传、救急解困、治安巡防、矛盾调解等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发挥骨干力量。
建“老班长”工作室赋能基层治理
2021年底的一天,年逾古稀的金姨前来“杨班长”志愿服务工作室求助。原来,老人家在健身房工作人员的鼓动下办了年卡,并陆续办理了私教、普拉提等健身项目。后来因为生病住院十多天,金姨没再去健身房上课。她与健身房多次沟通要求退还未参加课程的费用,却屡遭拒绝和拖延。
了解情况后,“杨班长”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发起人杨献伟帮助金姨联系瑞宝街司法所和街道消费者协会。在多方的帮助下,2022年初,金姨和健身房签订了调解书,拿回了课程费用,事情得到顺利解决。
这样的调解工作是“杨班长”志愿服务工作室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上门劝说吵架的邻里,帮助创业者脱离经营困境,牵头筹款铺设楼道里的无障碍通道……这个创立于2021年3月的“老班长”工作室如今已拥有40多名团队成员,凝聚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社区调解等志愿服务力量,为社区居民群众和退役军人开展调解、心理辅导、民生实事等多样化服务。
麦贤得李玉枝工作室坐落在海珠区聚德路上。这是江海街道今年专门为“人民英雄”麦贤得与妻子“全国道德模范”李玉枝所建立的工作室。“我们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为宗旨,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红色活动,广泛传播麦贤得与李玉枝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激发社会正能量。”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参观工作室、聆听英雄故事讲解、观看历史资料,工作室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英雄精神。
在荔湾区,金花戎耀老班长工作室向退役军人传递党的政策和创业就业信息,开展“思想疏导、创业就业、情感联系”等服务,打造退役军人服务新模式;在黄埔区,以二等功臣刘海涛命名的“海涛工作室”,成为萝岗街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的“平安细胞”……
近年来,一批信仰坚定、担当作为的“老班长”成为广州基层社会治理战线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老班长”工作室约140个,服务群众超70万人次。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纠纷新路径
2022年夏天,由增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增城区人民法院共同成立的全市首个“老兵调解室”揭牌仪式在增城区人民法院举行。设置在区人民法院内的老兵调解室,聘请了两名退役军人担任特邀调解员。他们在做实做细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探索就地化解矛盾的经验做法,努力将“老兵调解室”打造成有特色的“退役军人之家”。
优待证办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在海珠区素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一本本“红棉老兵”坐岗日志详细记录着“老兵坐岗室”里每天发生的事情。
随着退役军人工作面临日益多元的利益诉求,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海珠区素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凝聚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退役老兵力量,将这股源头活水引入到政策释疑、矛盾纠纷调解、上门服务等退役军人服务站日常业务工作中,创新建立“红棉老兵坐岗制”,发挥出老兵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及独特作用。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坐岗制’不能仅局限于‘坐’,更要体现‘走’,通过‘坐’听取诉求意见建议,通过‘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素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说,“坐岗制”实施两年多来,坐岗老兵平均每月“走”上门服务近10次。从最初的3名坐岗老兵,到如今已有25名退役老兵加入坐岗,辖区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同住一个小区的两位居民,因安装门锁先发生口角,后引发肢体冲突,并导致产生赔偿问题,经多次调解双方意见均未达成一致,造成矛盾加剧。
如何“破冰”?三元里退役军人服务站马上对双方情况进行摸底,获悉双方配偶均为退役军人后,派出“红棉老兵”法治宣传服务队队员,分别向双方的配偶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该起矛盾纠纷最终得到圆满化解。
原来,为了更好地助力平安建设,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三元里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街道司法所等部门于去年3月成立了“红棉老兵”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鼓励“红棉老兵”深入基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
近年来,广州多地因地制宜探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其中,早在2020年4月,黄埔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便应运而生。通过下设老兵调解工作室,组建“老兵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调解队伍,该区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创“兵说兵话、兵解兵心、兵讲兵理、兵解兵惑”的调处模式。
组建过硬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引导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赋予的一个全新课题,交好这份答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广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思想政治为引领,积极引导退役军人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多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建立完善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挖掘优秀退役军人,组建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指导员’‘荣誉指导员’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黄埔区,“红棉老兵·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思想政治指导员、2022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卢运柏助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参与走访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360场次、服务群众超万人次、协助处置矛盾纠纷100余起。
“我40多年前在部队是指导员,现在还是‘指导员’。”卢运柏感慨道。“指导员”3个字,是军旅生涯留给他的最美称谓,也是战友们对他的最大认可。为了不负这个称谓,卢运柏想得最多的是“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还能为老兵做些什么”。
像卢运柏这样的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黄埔区目前已有140多位。他们通过自身影响力和“蝶变效应”,协助社区街道在及时解决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和困难帮扶等治理难题上作出有益探索。
这是广州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解。如今,全市共挖掘培育128名“荣誉指导员”、158名“思想政治指导员”。广州还推动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子“齐步走”活动,退役军人党员与非党员常态化结对帮扶累计9000余对。
与此同时,广州找准思想“切入点”,以志愿服务作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切入口,做到组织退役军人、服务退役军人、凝聚退役军人一体推进。2020年以来,广州通过党建引领、部门组织、社会协同、品牌号召、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打造“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市—区—街—镇”立体化退役军人志愿者发展模式,助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而今,1400余支“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约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全市社会志愿服务领域,累计开展志愿活动3.6万余场次,为辖区基层治理和建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