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6周年、“4·23”海军节来临之际,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南华西街、江海街、官洲街组织“固我国防 强我海军”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居民群众对关心国防、保卫海疆的认识,培育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新时代青少年。
一堂宣讲课:战史树丰碑,英雄精神薪火传
“老班长”宣讲队深入社区、企业开展特色宣讲活动。战时一等功臣伍振业走进南华西街康园工疗站,讲述“八六”海战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据悉,“八六”海战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最大一次海上歼敌战斗的胜利。彼时24岁的伍振业是131艇的轮机兵,在战斗中负伤不下火线,坚持把战损的鱼雷艇开回码头,助力大部队击沉敌军“剑门”号、“漳江”号两艘战舰,立下了一等战功。伍振业还鼓励学员们要自强自立,积极融入社会,勇敢迎接生活中挑战。连日来,宣讲队开展扬我军威主题宣讲4次,参与人员158人,营造了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老班长”宣讲队的特色宣讲活动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社区创业群众张远佩听完宣讲后,积极响应,主动承担社会拥军责任,推出了“红松汽修拥军套餐”,为退役军人提供全年7折优惠、免费洗车,辖区拥军优属氛围浓厚,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成色更足。
(伍振业为工疗站讲述“八·六”海战的故事)
一条探访路:触摸强军脉,向海图强少年志
南华西街组织辖内少先队员开展“海军荣耀寻访之旅”。海军退役军人曾传保走进校园,在同福西小学、福安幼儿园等开展海洋国土教育宣讲,介绍海军历史,讲述南沙海战故事和海军未来展望,在学生们的心里种下报效祖国的种子。在街道退役军人荣誉室,孩子们触摸海军舰艇模型,观摩退役老兵穿过的军装、带过的肩章以及获得的奖章证书,围观“十大英模”事迹展板展开热烈讨论。观看南沙建礁影像资料时,少先队员们被守礁官兵的坚守和奉献深深触动,现场不时爆发阵阵掌声。学生小林在随后的观后感中郑重写道:“我长大了要设计比航母更厉害的大船,为祖国海防事业作贡献!”
(观看南沙建礁影像资料)
一次登舰行:触摸新舰舷,战位重燃报国心
江海街组织退役海军老兵,登上停靠黄埔港的南宁舰开展“重回战位忆峥嵘,矢志强军续荣光”主题活动。老兵们踏甲板、抚舰舷、进舱室,从信息化作战指挥台到自动化生活区,亲身感受海军装备迭代升级。曾服役于某驱逐舰的老兵郭元桥轻抚舰舷感慨:“这甲板、这缆绳,和当年一模一样!但现在的信息化设备和武器系统更先进了,我们海军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在驾驶室重温退役誓词时,20多名老兵集体面向军旗敬礼,齐唱《人民海军向前进》,歌声激荡珠江两岸。此次登舰不仅是一次难忘的“回家之旅”,更激励退役老兵以志愿服务形式继续投身强国强军事业,让“退役不褪色”的誓言化作向海图强的时代强音。
(退役海军老兵登舰行)
一场体验旅:淬砺强军魂,铁甲熔铸向海行
官洲街组织150余名干部职工走进驻地海军某部军营,开展“深蓝砺剑”军营开放日活动。官兵们以实战化演练展现新时代海军风采:军体拳方阵拳风凌厉,刺杀操方队枪出如龙,旗语分队挥动彩色信号旗拼出“人民海军欢迎你”、“祝大家生活美满、岁月安康”祝福语,震天杀声与雷鸣掌声交织成强军交响曲。大家先后观摩测量装备展示区、绳结展示区、枪支拆卸展示区等,亲身体验海军战士们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技艺;军史长廊内,从海战手绘作战图到辽宁舰远洋训练影像,展板串联起人民海军从舢板木船到钢铁巨舰的壮阔征程。街道青年干部触摸着舰艇斑驳铆钉感慨:“浪花白不仅是军装颜色,更是用忠诚浇筑的信仰底色!”活动通过“战味体验+历史浸润”双轨模式,点燃干部职工爱军拥军热情,凝聚军民同心共筑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深蓝砺剑”军营开放日活动)
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海军建军76周年为契机,通过“讲好一堂国防课、办好一批惠军事、重启一次强军行、淬砺一场深蓝魂”四部曲,让退役军人的战斗故事成为全民教育的鲜活教材,让社会各界的拥军举措转化为惠军利民的实际成果。下一步,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雕琢打磨“红棉老兵大讲堂”“红棉老兵家电义修工作站”等品牌,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