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新塘镇的坭紫村,是一片有着革命故事的老区。如今,这片土地正悄然变化,一天比一天焕发活力。村里的“当家人”是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兼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退役军人蔡巨流。
蔡巨流在部队服役过两年,经历了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行动,荣立三等功一次,骨子里有股军人的硬朗和干脆。退役后,军人色彩依然光亮的他,为退役军人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予广东陆军预备役师中尉军衔。在坭紫村扎根二十四年,他对这片土地、对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开后,他把部队里学习到的技能、知识都用在建设家乡上,用心用情为村民办实事、谋发展,让村民日子更滋润,村子建设更美好。
抓好党建,把方向带好队伍
蔡巨流明白,村子要发展好,村党组织这个“主心骨”必须硬朗。他把部队抓管理的方法论,用在了村党建上,想让这个“火车头”动力足、方向正。
建强核心,带好班子队伍。他首先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定规矩,讲民主,遇事大家商量着来。他自己带头学政策、学业务,同时要求班子成员一起学,要学懂、会用,努力带出一支有能力、靠得住、作风实的村干部队伍,关键时候能冲在前面。
织密网络,服务送到家门。怎样让党组织的服务离村民更近?他推动建立了网格党支部和党小组,让党员联系到户。他还善用微信群这些工具,建起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政策宣讲、意见收集、邻里小事调解,在群里就能及时处理,让服务更接地气。
用好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坭紫村是抗战时期中共增城县委和增(城)番(禺)工作委员会办事处旧址所在地。蔡巨流把红色历史当宝贝,牵头推动“坭紫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从计划到建成,他花了不少心思。2021年,“增城区红色资源村党建工作示范点”挂牌,这里不仅成了党员们组织学习的地方,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坭紫的历史,凝聚了人心。
实干为要,让村子变美变好
从部队回来,岗位变了,但蔡巨流那股“干就要干好”的劲头没变。他带着村民,一步一个脚印,把想法变成现实,把坭紫村逐步打造成美丽新农村。
铁腕治水,清水绕村流淌。以前,村里的坭紫涌水不清,有时还堵塞,是大家的一块心病。镇里启动整治项目后,蔡巨流认为这是件大好事。他带头做工作,挨家挨户讲道理、听意见,争取大家支持。工程期间,他常去现场盯着。2020年底工程完工,坭紫涌实现了“防洪、排涝、生态、水利”相结合的目标,达到了“20年一遇”排涝标准,昔日“臭水沟”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去处。
用心打理,家园舒适宜居。村容村貌关系到大家的生活品质。蔡巨流带领村委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投入资金升级改造了文体设施,让大家有了更多活动的地方;建起了法治文化长廊,让法治观念潜移默化;牵头制作了坭紫村村歌—《追光人》,丰富了坭紫村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文化内核。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坭紫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里的路更干净了,环境更整洁了,住着也更舒心了。
广泛发动,家园共同建设。蔡巨流知道村子的事光靠干部不行,得靠大家一起努力。他常说“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鼓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村务监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建设速度加快了,村民们对“这是自己的家”的观念更深刻了,更愿意出力维护,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发展产业,让村民腰包更鼓
蔡巨流明白,乡村振兴,最终要落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上。他每天都琢磨着怎么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盘活家底,闲置资产变活钱。村里有些旧厂房、仓库闲着。蔡巨流组织人员摸清情况,想办法把这些“沉睡”的资产用起来。通过改造、招商,吸引来一批企业,不仅让集体多了份收入,也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机会。
整合土地,提高产出效益。村里的土地有些零散。他推动土地整合流转,把小块地变成大块田,引进合适的经营主体,搞规模化种植或经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增加了集体和农户的收益。
借力发展,打造产业平台。坭紫村所属新塘镇,是服装产业重镇。蔡巨流看准了这个优势,全力支持“东大门服饰时尚中心”项目在村里落地。这个总投资3.5亿元的项目,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不仅为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高端平台,更带来了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强力辐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繁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坭紫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现在的坭紫村,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心系老兵,拥军情谊暖人心
自己就是一名老兵,蔡巨流对退役军人有份特殊的感情。他把这份感情,落实在为老兵服务的具体工作中。
筑牢阵地,建好老兵之家。他认为服务站就是退役军人的“娘家”。他推动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把村里退役军人的情况摸清楚,建好台账。2024年,他牵头升级改造了“老兵驿站”。这个300平方米的空间,有休息的地方,有能看书读报的角落,还有展示老兵光荣事迹的荣誉墙、光荣榜,成为老兵追忆军旅、畅叙情谊、感受关怀的“家”,真正成了他们常回家看看的地方。
精准服务,送上贴心关怀。他坚持经常联系、走访老兵,时常上门和大家聊聊天,问问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困难。他用心解读政策,确保该享受的待遇都能落实,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老兵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尊重。
搭建平台,发挥老兵作用。在蔡巨流看来,退役军人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鼓励老兵们参与村里的事务,比如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乡村建设中来。他还组织老兵宣讲团,讲述军旅故事和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让老兵们在新的“战场”上继续发光。在他的带动下,坭紫村尊崇军人、关爱老兵的氛围越来越浓。
从橄榄绿到乡土蓝,蔡巨流的角色变了,但那份为民服务的初心没变。他以军人的担当和兵支书的责任,扎根坭紫村,用实干回应着乡亲们的期盼。看着村子环境好了,产业旺了,邻里和睦了,他心里踏实。“兵”心映照下的坭紫村,正在他的带领下,和着“百千万工程”的铿锵鼓点,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