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财2007年入伍,2009年退役后毅然选择回村发展,先后创建了个人木雕工作室,开设了村里第一间民宿,并带领从化本地超20人学习传统木雕技术,承接制作的罗洞工匠小镇风雨长廊成为网红打卡景点,成为乡亲们眼中“很有想法”“很有干劲”的年轻人。2017年,他当选村委委员;2020年10月,他被选为锦一村党总支书记。
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黄润财带领党员干部摒弃“等、靠、要”思想,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培育“土特产”品牌,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创收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含村公司经营性收入)突破650万元,逐步走出一条富有锦一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锦一村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荣获“广州市美丽乡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等荣誉,其本人也获得广州市最美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从化区强雁兴村促发展比武打擂活动二等奖等荣誉。
党建引领 点燃发展新引擎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黄润财的“书记项目”。2021年,他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模式,推动成立由锦一村经济联社100%持股的锦一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聘请村民参与村公司运营,培养既懂经营也懂村情的新人才,运营收益归村集体所有。2022年5月,锦一村成立全区首个村级供销社,开设化肥农药购销、农产品展销、冷库仓储等十大助农惠农板块,开业第一个月营业额达9万多元。
在发展过程中,黄润财充分利用村党组织与村公司叠加效应,在村公司上建立党支部,从退役军人、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中选出32名乡村振兴合伙人,人员队伍由最初的3人扩员至35人,发展4名优秀分子入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他积极开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行动,组织党员致富能手每人结对帮带至少10户村民,引领他们开启致富之路。生活有盼头,发展有奔头,锦一村里也有了“向往的生活”。
为解决发展资金问题,黄润财以党建搭桥、巧借“外援”,通过与工商银行、农商银行合作,创建信用村,获得专项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缓解了村公司启动运营资金难题。同时,他带领村党组织与联通、邮政、顺丰等结对共建,争取直播助农、快递物流、赞助资金等支持。
资源激活 村庄重焕新生机
“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公司,比以前收入高了很多,我也比较放心交给村委去托管。”锦一村村民王小峰说道。
黄润财坚信,整村运营是乡村发展的“金钥匙”。他和规划团队用时7个月,编制《锦一村乡村振兴战略整村规划2025-2035》,规划“一核二园三坊四区五谷十社百场”空间布局,开展全村闲置土地房屋资源整合工作,鼓励村民将闲置资源流转给村公司统筹管理,由村公司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破解农民不愿流转、低效经营困局。如今,村公司已托管7000亩闲置林地、230亩闲置弃用荒地、187亩闲置耕地和多栋闲置房屋。
产业驱动 村民迈向新富途
“锦一村培养出的几位‘网红村姑’已经很有号召力。”黄润财说,她们既会带货,也懂拍摄剪片,“村播”流行只是开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进来,人人都将成为锦一村的乡村推荐官。
近年来,锦一村在土地托管的基础上统一培育荔枝、红柿等优质适销农产品品种。黄润财以村公司作为基础,注册培育“锦壹农心”特色品牌与商标,通过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把村农产品统筹推向游客、推向消费者、推向市场。同时,他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优势,沿袭村内多年种植西洋菜历史,开发“锦洞西洋菜”等多个“土特产”品牌。
“我首先将民宿这个模式快速铺开,现在我们村已经有28家民宿,还有近10家农家乐,人流量进来后,也会带动整个村的发展。”黄润财说道。
结合辖区内外婆家生态旅游度假村、桃花源、“水湾田百花酒酿造技艺”、林楠木雕等文旅资源,锦一村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特色农产品产销、综合利用、休闲旅游等一体化发展,带动全村形成活跃的创业氛围,近年来吸引近60名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有力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2024年外来访客量超过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