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月,木棉花开。英雄花开映红珠江春色,恰似黄埔区麦健铭、麦健衡兄弟炽热的报国情怀。弟弟麦健衡在军营锻造了铮铮铁骨,哥哥麦健铭接过弟弟的军功章,在毕业之际毅然选择“携笔从戎”。这对双胞胎兄弟以六年时光为轴,以接力从军的方式在国防长卷中书写着“木棉家风”的壮美篇章。
木棉花开处:弟弟麦健衡的淬火征途
2023年3月的木棉花季,时年19岁的弟弟麦健衡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入伍。从温暖的羊城跨越3000公里的山海抵达高寒的青海,这位南国少年才真正懂得“艰苦”二字的分量。稀薄的空气让每次呼吸都成为挑战,刺骨的寒风裹挟着漫天黄沙,加练加训却是这雪域高原的家常便饭。在一次高强度战术训练中,麦健衡顶着 40℃的高烧坚持完成所有训练。豆大的汗珠顺着迷彩服滴落在训练场上,他眼前突然一阵发黑,重重地栽倒在滚烫的沙地上。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军区总医院的病床上,床头静静躺着那张为期半个月的住院通知书。“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老家木棉花开的景象。”可一摸到这身军装,心里就跟被烙铁烫了似的—— 是军人,哪能轻易认输?
弟弟麦健衡光荣退伍
今年3月,又是木棉花开红似火,麦健衡光荣退伍返乡,他还有一个梦想要去实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长洲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知道这个情况后,为他提供升学政策解读服务。面对未来,这个曾战斗在高原雪地的战士目光炽热:“完成学业后,我要带着知识再次入伍,在国防建设中继续绽放光芒!”从岭南到西北,从迷彩青春到求学深造,麦健衡的淬火征途印证着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强军梦的共鸣,激荡着最动人的家国回响。
木棉传薪火:哥哥麦健铭的接力从戎
哥哥麦健铭上学期间就经常给青海的弟弟打电话,尽管知道在苦寒地区训练的不易,弟弟仍一次次地鼓励支持哥哥,让麦健铭更加坚定了入伍的信心。
弟弟麦健衡(左三)送哥哥麦健铭入伍
“看到弟弟在部队的成长,我更加坚定要接过保家卫国的接力棒。”麦健铭在街道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征兵宣传时就明确表达了这个想法。当时,街道武装部带着入伍政策的宣传材料走进麦家,与麦健铭及其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应征入伍条件、报名方法、入伍流程,以及参军服役的优惠优待政策,如复学升学、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利好内容,尤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政策进行着重讲解。这种点对点、面对面式的宣传,不仅让大家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征兵政策,有效激发了适龄青年投身国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点燃了他们的参军热情。“部队培养人、成就人,街道的服务让我们放心送孩子去历练。”麦健铭父亲竖起了大拇指。
木棉映丹心:街道护航青春报国之路
在新兵入伍欢送会上,即将入伍的麦健铭肩披“黄埔新兵”绶带,胸佩红花,精神抖擞。长洲街道的主要领导、人民武装部部长、社区书记都来到现场,为即将入伍的麦健铭送上祝福;同样来送行的还有麦健铭近10名家属,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新兵的支持与鼓励。
麦健铭家属送行时的合影
街道举办新兵欢送会
在黄埔区长洲街道,每一份征兵政策都承载着家国情怀,每一次拥军行动都传递着温暖力量。从兄弟的接力参军,家庭的全力支持,到街道社区的全力护航,构建起“街道—家庭—个人”的国防共同体,让“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