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眼神坚定、身穿红色马甲、腰杆挺得笔直、声音铿锵有力......虽年过古稀,但仍坚持志愿服务事业,他就是现任荔湾区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誉指导员”、广青启智总队荔湾区昌华街道分队队长汤锦彪。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他便与志愿服务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志愿时长累计超过13000小时,曾荣获2017年广东省五星志愿者,2020年广州优秀文旅志愿者,2020年荔湾区退役军人“公益之星”,以及2021年广州市最美红棉老兵。
学习“雷锋精神”,点燃志愿服务“红引擎”
1949年,汤锦彪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店工作,“以前父亲经常会接触到外地旅客,也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汤锦彪回忆。在广州西关,有一种令人难以割舍的情怀,那就是街坊之间的邻里情。汤锦彪的父亲经常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会搭把手、出份力,虽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情,但却能在汤锦彪的心里埋下了向善的种子,在家庭的熏陶下,汤锦彪从小就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积极阳光。1963年,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年少的汤锦彪被雷锋精神深深感染,自此“雷锋精神”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种下。1971年,汤锦彪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汽车运输连的战士,1974年他光荣入党。因为有着与雷锋相似的军旅经历,让他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多的感悟,因此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汤锦彪就立志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个有益于党、有益于社会的人。
(图:汤锦彪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图:汤锦彪参与志愿服务)
践行“雷锋精神”,擦亮志愿服务“金招牌”
说到荔湾区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汤锦彪,在“志愿服务圈”无人不识,“不是在做志愿服务,就是在做志愿服务的路上。”这是别人对汤锦彪的评价,也是他的日常生活写照。
只要有需要,汤锦彪总是一马当先,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红色宣讲进校园时,面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他特意准备了关于雷锋的小视频、雷锋帽、志愿徽章等物品,通过结合自己的军旅生涯以及经历,让师生们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以及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性。社区活动中,他化身为老兵情感联络员,通过定期开展沟通联络、谈心交心等活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互动,形成了退役军人思政工作的合力,让广大退役军人紧紧团结凝聚在党旗下,继续发扬荣光。每年春运开始前,他除了忙着参与春运应急综合演练,还会耐心指导培训新来的志愿者,多次保障了春运顺利进行。几乎每次志愿服务活动都能见到汤锦彪的身影,这也让他成为了荔湾区志愿服务的金字招牌,每当群众谈起他,都会夸赞他是位“活雷锋”。
传承“雷锋精神”,跑出志愿服务“加速度”
自2019年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后,汤锦彪渐渐将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社区。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支持下,他担任起了昌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誉指导员”。汤锦彪善于做志愿服务、号召力强的特点让荔湾区昌华街道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他组织动员超百名老兵和志愿者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让昌华街道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了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随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帮扶解困、法律援助、心理援助、政策宣传、矛盾化解、老兵情感联络……一个个志愿活动将汤锦彪的日程填得满满当当,尽管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但他却说乐在其中。十几年来,汤锦彪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发挥好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追寻雷锋的脚步,带动了越来越多人汇聚在志愿服务的旗帜下。汤锦彪说:“我只要能做得到的都会尽力去做,志愿服务的路我会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