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3年多来,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建强服务体系、精准落实政策、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接续奋斗、再立新功,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了退役军人力量。
用心构建服务平台,打好服务基础
“小服务关系着大国防、小凝聚关系着大稳定。当我们和退役军人打成一片,他们把我们当亲人时,工作再苦再累都化为了甜,感觉人生很有成就感。”黄媛媛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广大退役军人工作者的心声。
为了让“退役军人之家”真正充满家的温暖,广州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带着感情和责任,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黄埔区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黄媛媛创新性地参照军队管理模式,结合当地东纵革命文化,组建“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打造“永和担当”红色传承品牌,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充分肯定;南沙区榄核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李柳青利用伟大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故乡的人文资源,组建榄核星海双拥乐队,该乐队主打军旅、红歌等正能量歌曲并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宣传党及军人文化,提振社会精气神。李柳青先进事迹被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拍成纪实微电影《老兵乐队》。工作成绩突出的她们先后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站长)”。
据悉,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行政区划开展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产业功能区(经济园区)打造一批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如建立从化高新产业园退役军人服务站、番禺区农科所退役军人服务站、中英保集团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提供规范化、精准化服务,进一步拓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阵地。其中,花都区和湖南新田县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打破地域限制,探索出“跨省建站”新模式,建成全国首个跨省退役军人服务站—湖南新田县驻花都新华街退役军人服务站。
如今,广州市共建成各级服务中心(站)2975个,成功创建331个全国示范型、187个省星级(其中81个五星级服务站点);11个区服务中心、176个镇(街)服务站全部完成两项示范创建验收工作。全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激励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退役军人卢运柏榜上有名。他常说:“让退役军人在平凡岗位建立不平凡的功勋是我的期盼。”他积极推动永和街540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志愿服务,牵头组建“红棉老兵·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10余类志愿服务360余场次,服务群众万余人。随身携带一个大水壶,走到哪里就把红色故事讲到哪里,卢运柏是广州市以“党建+退役军人”服务模式,助力社区治理,引导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杰出代表。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卢运柏
像“卢运柏”一样在基层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其中,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两委”委员的有2189名。他们怀揣乡村振兴的梦想,带着军人的激情,把攻坚克难当作新的战场,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兵支书”。从化区吕田镇安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峰校积极带领村民借助香蜜小镇建设,摸索出一条成熟的绿色致富种植产业链,带动1610多户农户实现年收入增收75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收4690元,安山村先后获得“从化区先进党组织”“广州最美村庄”等称号,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迈出一条康庄大道。
为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把深化退役军人结对帮扶、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参与基层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在人才支持上,搭建“4+2”培训机制,创新性开展讲解员、“兵支书”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在思想政治引领上,指导各区开展退役军人结对帮扶,促进退役军人党员和非党员在思想上互学凝聚共识、生活上互帮互助、行动上互促;在就业创业帮扶上,2020-2022年,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参与落实就业招聘会共526场,参加招聘人数约14余万人,提供岗位近8.5万个。
流调中心、封管控区、核酸检测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让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广州市打造了“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据统计,广州市现已组建各级“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1400余支,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超1.8万人,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5万小时,服务群众500万人次。
做好服务保障,用心办实事解难题
2022年“八一”前夕,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四级联动,历时一个月总行程近千公里,向全市37名百岁老兵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对他们为祖国所作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关爱百岁老兵已成为羊城新风尚。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已建立走访慰问百岁老兵常态化机制,依托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对百岁老兵时时关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准。
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启动2022年“八一”建军节百岁老兵走访慰问活动
2022年3月,退役军人李先生的家属向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去了一面印有“情系老兵办实事,关心关爱胜亲人”的锦旗。原来,李先生今年58岁,因中风住院,高昂的医疗费给家庭生活困难的李先生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常态化走访慰问活动了解到其困境,并指引其成功申请到4万元的应急救助资金,缓解他的燃眉之急。
李先生之所以能及时获得应急救助资金,在于广州市用好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出台了全省首个服务对象家庭经济情况核对工作规范性流程,及时为271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获得693.64万元应急救助资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走过三年的开拓发展之路,如今步入新征程,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将继续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进一步浓厚崇军氛围,以更高政治站位勇担时代使命,以更实举措强化服务保障,以更强责任凝聚退役军人强大合力,努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